化学吸收相关论文
化学吸收法捕集燃煤烟气中的CO2是一种有效的降低CO2排放的方式。两相吸收剂与传统有机胺吸收剂相比,能够明显降低捕集过程中的再生......
化学吸收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且发展最为成熟的碳捕集技术,有机胺溶液是化学吸收法捕集CO2工艺常用的吸收剂,但传统的有机胺溶液在用......
全球气候变化是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控制CO2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举措。直接空气捕集(direct air capture,DAC)技术作为......
空气分离制取氧、氮的方法,主要有低温精馏法、吸附法、薄膜渗透法及化学吸收法。本文对这四种分离方法分别作了评述,回顾了低温精......
化学吸收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燃烧后捕集技术,但目前仍存在运行成本高的问题,开发新型低能耗低降解吸收剂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本文......
在CO2减排的背景下,醇胺吸收法因其吸收速率快、吸收容量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醇胺吸收法在吸收CO2之后需进行解吸,目前常用的热......
燃煤发电、炼钢、水泥生产、石油炼化,天然气提纯等工业过程会排放大量的CO2,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现阶段采用的三种CO2捕集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燃煤烟气中的SO2和NOx造成的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如何经济有效的控制SO2和NOx的排放已成为科学研究的前沿。......
为了将磷酸钠缓冲溶液吸收SO2的工艺工业化,对该过程建立了非平衡级模型,并对模拟烟气中SO2的吸收过程进行了模拟。利用溶液电离平......
通过化学吸收方法对熏蒸后残余的溴甲烷尾气进行回收处理。试验表明,以20%氢氧化钾-乙醇溶液为吸收液,添加0.5%碘离子作催化剂,设......
基于户用沼气池以及传统工业沼气锅炉的低附加值沼气利用方式已经不适合沼气产业规模化和商业化的发展方向,在分析我国沼气资源潜......
离子液体在CO_2吸收中的应用已被广泛地报道,其所具有的理化性质如不挥发性、热稳定性和结构可调性等,被认为是最具有潜力的CO_2吸......
以CO_2为主的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造成全球性的气候变暖现象,控制和减少CO_2的排放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大的关注。针对燃煤电厂的燃......
随着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逐年增加,导致了气候变化等诸多环境问题。作为最主要的温室气体,CO2的有效捕集、封存及......
微反应器具有可控性强、安全性好、传质传热效率高等特点,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混合醇胺溶液吸收CO2比用单一醇胺溶液有优势。本......
我国每年产生大量生物质废弃物,若不得到妥善处置极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生物质废弃物的处理方法有很多,其中以生物质......
学位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要求日趋严格,减少炼油厂生产中“三废”来源已成为治理污染的根本。国内炼油厂尾气中含有大量的硫化氢,少则0.2%,多则......
静态旋流作为湿法烟气脱硫中一种强化传质的方式,对其发展现状与趋势展开研究.分析了旋流吸收器的内部气相速度场以及强化传质的过......
矿物燃料燃烧产生大量烟气中所含氮氧化物(NOx)的排放是导致酸雨、光化学烟雾等一系列严重空气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关资料......
化石燃料发电厂作为电力的主要来源之一,在发电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都会释放温室气体。受国际条约和国家法规影响,CO_2减排正日益成为......
矿物燃料燃烧产生大量烟气中所含氮氧化物(NOx)的排放是导致酸雨、光化学烟雾等一系列严重空气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关资料......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了离子液体能够有效地吸收烟气中的SO2,特别是功能化离子液体。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溶剂,具有一......
近年来我国对烟气的排放量有了严格的控制标准。目前,我国通常使用烟气脱硫的方法对烟气的排放进行有效控制,以达到减少烟气中污染物......
研究用等离子体过程诱导H2O-O2自由基簇射技术,结合化学吸收脱除烟气中NOx.研究表明:通过调节喷嘴电极氧气流量,可得到稳定的流光......
通过建立CO2散装填料(玻璃弹簧)吸收系统,以乙醇胺(Monoethanolamine)溶液为吸收剂,考察了MEA浓度、CO2分压和液气吸收比等对模拟......
为减少燃煤电厂烟气中CO2的排放量,2008年我国首个电厂CO2捕集工业级示范系统在华能北京热电厂建成,该装置采用化学吸收法进行CO2......
针对燃煤过程排放的CO2的捕集问题,以N-甲基咪唑为主要原料,合成了含—NH2官能团的离子液体1-(1-氨基丙基)-3-甲基咪唑溴盐(即[NH2......
针对现有基于醇胺类溶液的化学吸收分离燃煤电厂烟气CO2技术能耗高的问题,对新型混合胺吸收剂膜减压再生进行研究,以期大幅度降低......
建立了典型的带有一、二级化学反应气液吸收过程的数学模型,然后采用MATLAB的dsolve和ode功能函数,对模型中的液膜内扩散-反应方程......
减少碳排放并推动碳中和是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碳中和技术已成为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焦点。目前......
CO2化学吸收技术因其捕集效率高、技术相对成熟和适应性好,是目前最具工业应用潜力的CO2捕集技术,然而,CO2化学吸收系统在使用吸收......
由化学吸收过程和电解反应过程构成的双反应工艺过程,处理炼油厂或油田含H2S酸性气体.在化学吸收过程中,H2S被氧化成固体硫磺;在电......
有机胺水溶液化学吸收CO2在工业上广泛应用,对其传质过程的微观机理进行研究十分必要。文中以对流扩散方程为基础,考虑了界面阻力对......
从化学吸收角度,应用传质双膜理论和费克扩散定律稚导出蔗汁吸收SO2的速率方程.通过吸收实验,应用化学吸收理论,讨论蔗汁温度和硫......
应用传质双膜理论和费克扩散定律推导出一碳饱充过程吸收CO2的速率方程。通过吸收实验,检验理论推导模型,讨论加灰量和CO2浓度对反应......
离子液完全是由特定的阴、阳离子所构成的有机盐,在室温或近于室温下呈液态,通过调整阴阳离子结构或加入功能化基团,可形成具有特......
在自行设计的化学吸收-热解吸中试实验系统上,以DEA(二乙醇胺)水溶液为吸收液,CO2为处理对象,分别考察了吸收液体积分数、液气体积比......
为降低传统的吸收法捕集CO2工艺的解吸能耗,本研究提出以TiO2作为解吸催化剂,构建低温解吸工艺。首先采用吡啶-红外和比表面积测试......
为了研究氨基酸盐吸收剂吸收CO2过程的传质特性,选取6种氨基酸盐吸收剂在湿壁塔反应器上进行CO2吸收试验,筛选出L-脯氨酸钾、甘氨......
选取二乙醇胺溶液作为化学吸收液吸收酸性气体CO2,通过建立气液两相强化吸收装置,考察吸收液温度、吸收液浓度、气相搅拌强化和液......
为提高尿素醇解法合成碳酸乙烯酯的收率,通过在酯化反应进行的同时吸收副产物氨气来实现全过程的强化.首先针对磷酸溶液中NH3鼓泡......
CO2大量排放引发的温室效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对CO2各种回收方法的对比,结合洛阳石化制氢工艺,提出了对制氢装置副产的CO......
对使用磷化铝片剂水解熏蒸杀虫余气中的PH3进行了化学吸收的净化处理实验,在对多种吸收剂的对比实验研究表明,溶剂X是最良好的吸收......
实验研究了直流电晕湿空气自由基簇射结合25%的NaOH溶液吸收的NOx脱除过程.结果表明:通过调节流过喷嘴电极中的空气流量,可以得到......
在小型试验装置上,利用模拟烟气针对不同浓度下MEA(一乙醇胺)、iDEA(甲基二乙醇胺))和脚(氨基乙酸钾)吸收剂的水溶液进行分离CO2试验,考察了......